寶寶幫爸爸「搓澡」被說趕出去后痛哭,看清娃手里的東西,網友爆笑:父子有多大仇?

雨夕 2022/12/27 檢舉 我要評論

現在的孩子并不都是大家想象中那麼嬌生慣養,有時候他們還是會愿意幫家長做一些事情,用實際行動表 達對父母的愛。

孩子的觀察能力和行動力都靈敏,看見某件事情之后便會去模仿。

大家不難發現,現在的年輕父母教育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最直接的特點就是喜歡跟孩子交朋友。所以孩子也不會畏懼父母,愿意跟父母打成一片。不過,孩子的認知沒有大人那麼完善,有時候難免會犯錯,這時候就需要父母多拿出一點耐心和包容了。

案例:

小周是一位90后爸爸,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兒子。今年兒子已經4歲了,變得越來越乖巧,這讓小周夫妻倆都感到非常欣慰。對于這個寶貝兒子,一家人都非常疼愛,尤其是爸爸小周,幾乎從來不會說他。可是最近,兒子卻遭到了爸爸小周的大聲說。

這天,天氣越來越炎熱,小周打算沖個涼水澡清涼一下。剛準備洗澡的時候,兒子就小跑過來說要幫爸爸搓澡,小周一時間感動不已。可是,當孩子拿著「沐浴球」給他搓背的那一刻,小周感到頭皮都發麻了,于是猛地一聲大吼:

不用幫忙,你快點出去吧!

聽到爸爸一聲大吼,兒子直接被嚇哭了。媽媽聽到兒子的哭聲,趕緊出來看個究竟,看到委屈巴巴的兒子,就想上前安慰一下。可是,看清孩子手里的工具后,媽媽頓時哭笑不得。原來, 兒子剛才給爸爸搓背時,手里拿的不是「沐浴球」,而是平時刷鐵鍋的「鋼絲球」,難怪會被爸爸趕出門。

媽媽一想到剛才爸爸殺豬般的叫聲,心想熊孩子這是要把一層皮搓下來呀,于是心平氣和地跟兒子說:「你這就有點過分了」。

網友們看到媽媽分享的趣事,紛紛不淡定了:

「孩子一片孝心不能辜負了,讓他繼續搓」

「真是個坑爹的娃,這是要大義滅親嗎?」

為什麼孩子會把「鋼絲球」當成「沐浴球」來用呢?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失誤,是因為他的認知不如大人。在4歲大的孩子看來,鋼絲球和沐浴球幾乎是同一件物品,兩件東西形狀和功能都很相似。可是,孩子的認知能力還比較低,所以無法意識到鋼絲球不可以當成沐浴球來用,這才鬧出了笑話。

面對孩子的無心之失,大人千萬不要過于責怪。雖然這位爸爸把兒子「無情」趕出,但是他的內心應該是不會怪罪兒子的。

那麼,父母應該怎麼提高孩子的認知呢?

1、言傳身教

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要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父母就要做到言傳身教。孩子年紀小不懂事,自然不知道每件物品的具體用途。父母在家的時候,可以讓孩子慢慢觀察自己是怎麼使用這些物品的,讓孩子了解每個物品的作用。

比如,媽媽用水果刀切水果的時候,可以提醒孩子,這把刀是很鋒利的,平時一定不能亂動,避免被水果刀傷了。

2、陪孩子玩游戲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不妨通過陪孩子玩游戲的方式去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如果你邀請孩子玩游戲,他們肯定是不會拒絕的。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對知識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這樣可以快速地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

比如,父母陪孩子玩拼圖游戲的時候,可以讓孩子認識到「局部」和「全部」的概念,這樣就可以鍛煉孩子用全面的角度看問題,還能鍛煉孩子的專注力和觀察力。

3、鼓勵孩子思考

當孩子面臨問題的時候,父母不要急著代替孩子解決問題,而是應該鼓勵孩子自己思考解決方法。父母多讓孩子自己獨立思考,他的認知能力才能有提升。比如,孩子的玩具不小心掉進沙發下面了,媽媽可以讓孩子自己想想用什麼工具可以把玩具拿出來。

孩子的認知能力是慢慢發展起來的,父母平時一定要多一些耐心和包容,千萬不能因為孩子的小失誤,就對孩子大發脾氣。

孩子的內心世界很單純,好的言行舉止就像在他的心里種下一顆種子,想要成長的好,有一粒好的種子很重要。

父母就像是園丁,像除草、修剪一樣幫孩子改掉壞習慣,糾正錯誤行為,孩子才能更優秀。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