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巨子郭台銘:過去的他住在9坪出租屋,在工地扛水泥,一天工作15時,今成台灣首富霸榜20年,他是怎麼做到的?

哐哐一頓發 2022/12/15 檢舉 我要評論

郭台銘是台灣家喻戶曉的富商,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也不是一出生就在羅馬,這其中的艱辛太多太多。

2018年9月,郭台銘入選「世界最具影響力十大華商人物」。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排名第257位,財富值63億美元。據《壹周刊》歷年的「台灣50富豪」榜單,從2002年起,郭台銘一直蟬聯台灣首富的位置近20年。

那麼,商界奇才郭台銘的精彩人生是如何走上崛起之路,達到人生巔峰的?

一.身世之謎

郭台銘的父親叫郭齡瑞,畢業后,被分到青島警察局。1948年,僅26歲的郭齡瑞便帶著新婚不久的老婆和為數不多的行李登上了去台灣的輪船。

赴台后,由于當過警察,于是重操舊業,歷任基隆港務局、台北縣警局及刑事警察局等單位。當時靠著微薄的薪水,養家糊口。1950年10月18日,一個新生命誕生在台灣台北縣板橋鎮。看著新出生的兒子郭愛物激動不已,鄭重其事地翻了很久郭氏族譜,按輩分給兒子起名為郭台銘。也許當時窮困潦倒的郭愛物怎麼也想不到,這個新生兒,日后便成為享譽華人世界的商界巨子郭台銘。

二.童年記憶

由于郭台銘小時候,家里條件不好,窮困潦倒,一家人住在小小的9坪出租屋內。還未成年的郭台銘便早早地參加工作。父親當時一再叮囑,只有多學知識才能找到好工作。

1966年16歲的郭台銘便跑到「中國海事專科學校」,半工半讀上了5年專科。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只要是能打零工的地方郭台銘幾乎去了個遍,砂輪廠、橡膠廠甚至制藥廠,到處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由于從小接受父親軍事化管理,所以從小便性格倔強,不怕吃苦,骨子里篤信權力,同時卻又不墨守陳規。小時候,家里條件不好,所以從小便經常受到欺負,有時候幾個小孩圍著他一個人打,實力懸殊很大,但郭台銘也不怕,手拿拖鞋和他們拼命到底。從小吃苦太多,所以打架就沒怕過。

從小便自立自強、渴望改變現狀的郭台銘,立志將來一定要出人頭地,像雄鷹一樣展翅翱翔!

三.展翅折翼

1971年,中國海事專科學校畢業后。1973年進入台灣前三大的復興航運公司當業務員。每天跑完客戶,最放松的時候就是跟哥們兒聚在一起喝啤酒聊天。有天正喝著酒,朋友突然告訴他,自己手頭有個外國客戶要加工一批塑料配件,正到處找工廠。郭台銘頭腦靈活,眼光敏銳,膽子大,心想有現成的貨源,只要加工就有錢賺。

郭台銘興奮地提議:「行街仔般的業務員也掙不了多少錢,要不我們嘗試一下,合伙開廠干一票吧!如果成功了,前途不可限量啊!」

于是他辭職,母親出資10萬資助,他和朋友合資創業,成立了「鴻海塑膠廠」,從事塑膠成品的生產加工。這時的鴻海不過是個規模只有30萬元新台幣的小公司,僅有15名員工。然而,苦苦支撐一年后,這家公司便因為缺乏經驗和市場低迷,花光了初始資本。合伙的幾個朋友陸續退出。

郭台銘被現實一記悶棍,心里憋屈但是又無能為力。眼看著鴻海塑膠將要破產關門,似乎氣數已盡。

關鍵時刻,郭台銘展現出自己的商業天賦。已經結婚的他向岳父借了新台幣70萬元,將整間公司買下,并改名為「鴻海工業」。迎來新生的鴻海,開始從事黑白電視機旋鈕的制造。

四.富家千金愛上窮小子

當時被譽為「香港紡織大王」的林百欣,身價超過百億,是香港受人尊敬的超級富豪。富家千金,林柏欣的女兒林淑茹神魂顛倒地愛上了「窮小子」郭台銘。

21歲的時候,在中國海專上學期間,半工半讀在藥廠打工的郭台銘遇到了實習生林淑茹,但兩人的身份卻大相徑庭。郭台銘那時候雖然家境一般,但也是帥哥一枚。而林淑茹不僅是台北醫學院的花兒,還是豪門千金。或許是郭台銘的認真和執著讓林舒茹感動,讓她不顧家人的反對,嫁給了郭台銘。

結婚生子后,本不富裕的家庭,而此時,郭台銘又創業失敗,無異于雪上加霜,窮得連孩子買奶粉的錢都拿不出,只能喝米湯。郭台銘看到岳父林柏欣事業蒸蒸日上,于是萌生了讓妻子林淑茹去向她父親借點錢繼續創業的想法。

這讓林舒茹陷入了兩難的境地。為了嫁給郭台銘,她已經和父親大吵一架,現在還怎麼好意思去找父親借錢?但最后為了支持丈夫郭台銘的事業,她還是去了。她的父親或許是因為看在女兒和剛出生不久的孫子的面子,林柏欣最后還是給了林舒茹70萬元。拿到錢的郭台銘,正式開始了他在商界的打拼,逐漸在商界聲名鵲起,獲得了一席之地。而郭台銘和林舒茹的愛情故事,也作為佳話流傳下來。富家千金為愛洗菜煮湯,窮小子最終當上了企業老板。「富家千金愛上窮小子」這仿佛是童話傳說中的故事卻變成了現實。

五.嶄露頭角

在岳父70萬的資助下,迎來新生的鴻海,開始從事黑白電視機旋鈕的制造。當時黑白電視剛剛興起,郭台銘接了不少電視旋鈕加工的訂單。可是因為任務重,鴻海的機器模具不夠用,只好把單子分散到十幾個大大小小的加工廠代工。

緩過一口氣的郭台銘把一份工當作三份工來做,每天起早貪黑泡在工廠里。跑客戶、找貨源忙個不停,太困的時候就枕著電話簿打盹。

為了趕工期能按時交貨,郭台銘無論是酷暑還是暴雨都雷打不動出現在各個工廠。陪笑臉,說好話,跑前跑后哄著師傅們加班加點。

跟了郭台銘幾十年的老部下,回憶起當年郭廠長跑業務的時候,老板把禮品畢恭畢敬送去客戶家里,而客戶根本不會請他進門。

創業最艱苦的這段日子,郭台銘形容自己活得像蟑螂一樣頑強。烈日暴雨台風天從不退縮,受人白眼吃閉門羹更是常態。

1977年,鴻海塑膠廠終于扭虧為盈,郭台銘幾年的辛苦總算得到了回報。后來在郭台銘的經營下,這家公司銳意進取,于1981年成功開發出個人電腦連接器產品,從而轉型進入個人電腦相關生產領域。

1982年,公司更名為「鴻海精密」。隨著業務日益發展壯大,郭台銘已經將目光投向了國際。為了替鴻海爭取美國的訂單,他只身前往大洋彼岸,并在1985年成立美國分公司。1988年,鴻海開始投資中國大陸。這之后,香港、歐洲、日本、印度甚至南美洲,都被納入到鴻海的商業版圖中。

六.跑馬圈地、開疆破土的「成吉思汗」

鴻海集團,成立于1974年。是一家專業的3C領域和半導體設備生產廠家。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個人電腦業務飛速發展,郭台銘進入電腦代工領域,從此一發不可收拾。80年代末,台灣人工成本增加,勞動力嚴重不足。于是將眼光瞄準大陸。

1988年,郭台銘憑借其敏銳的商業嗅覺,決定在深圳建立富士康精密組裝廠,生產電腦產品配件。

1988年郭台銘到大陸考察,出深圳機場,來到龍華附近的一塊地,看著一片荒蕪,眼前亂糟糟、遍布亂墳的荒地,陪同的官員都不好意思。沒想到郭台銘卻兩眼放光,興奮的振臂一揮,豪氣地說: 「能看得到的地我全都要了!」

1988年,富士康在深圳開辦只有百來人的工廠,之后發展成為富士康龍華基地。員工多達20-30余萬人。

借著改革開放的政策紅利和極低的人力成本,郭台銘這個「超級業務員」前前后后拉來了 戴爾、摩托羅拉、蘋果等多家國際大牌的代工訂單。

當年,聽聞戴爾創始人邁克爾來深圳考察,郭台銘得知消息后,推掉其他工作全程陪同。甚至請求工作人員把送戴爾去機場的工作都交給他。送機過程中郭台銘成功說服邁克爾繞道進富士康參觀,一番實地考察,成功搶下了電腦機殼的生產訂單。

餓了每天吃2個便宜的漢堡,晚上住在十二塊一晚的汽車旅館。

正是憑著這股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情萬丈,加上夜以繼日的拼命工作。郭台銘的美國之行成功攬下不少客戶,也在這一年,他注冊成立了「FOXCONN」

內容未完結點擊下一頁繼續瀏覽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