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到底能不能進入「異性場所」,一直以來,都是社會、父母比較關注的話題之一。
那作為父母的我們,隨著教育觀念的改變,我們也開始去關注孩子的「性教育」,但有時候,因為一些無奈的事情,仍然會惹出不少的麻煩。
1.一件小事引發罵戰
這天,一位寶媽帶著3歲的兒子到飯店用餐,其間兒子內急,媽媽便帶他到女廁所方便。
其間遇到一個小女孩,小女孩見狀疑惑的問媽媽「男孩子為什麼進女廁呢?」
小男孩聽到對方的話,堅持要到男廁所,不論媽媽怎麼勸也不行。
事後,男孩媽媽在社交賬號上發文,「好死不死今天女廁有個小女孩……能不能嘴別這麼欠」
推文發出後瞬間引爆輿論,之後更掀起男寶媽和女寶媽之間的罵戰。
2.男童進女廁到底對不對?
部分女寶媽表示,媽媽把低齡男寶帶到女廁可以理解,畢竟讓小朋友獨自去上廁所大家都不會放心,但也要照顧到女生的感受,畢竟誰都不希望在廁所看到異性。
後面,不知是否有意找茬,有男寶媽反駁「和小孩子計較什麼!」「就妳金貴!怕看!」
好像這樣完全是理所當然的,不論誰都要無條件接受。
看到男寶媽強詞奪理,女寶媽回嗆「妳懂不懂!3歲的孩子已經有性別意識了,經常出入異性廁所,長大以後會性別錯亂的。」
有的寶媽更加激進「這些人就是不知廉恥,上樑不正下樑歪!」
面對女寶媽的「反撲」,有男寶媽表示會讓孩子學好跆拳道,誰有意見就教訓誰!
3.兩難困境如何解決?
爭吵並不能解決問題,我們需要的是找到改善的方法。
面對這個「兩難」困境,部分網友提出「飯店、商場等公共場所,應當增配家庭廁所。」
有人提出,媽媽在帶孩子進女廁時應該把孩子的眼睛擋住,這樣既能保證對方的隱私,也有益于孩子的身心成長。
但有媽媽表示「建母嬰廁所也沒用,男寶的媽媽不會用的」後面還曬出自己的遭遇……
看來這個問題想要解決,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不僅關係到設施的配置,更與人們的觀念緊密相關。
如何從日常生活中,給孩子最好的「性教育」?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模仿力和學習力,都非常之強,而在3歲之前,一些觀念和習慣的養成,主要來自于父母,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就應該從小事上,給孩子帶來最好的性教育。
第一,穿衣打扮要有區別
孩子的穿衣打扮,是性教育的第一步,通過穿不同品類的衣物,來給孩子解釋男女有別的思想,是很重要的一環。
在日常生活里,盡可能選擇孩子性別合適的衣物,不要認為孩子年齡小,什麼都不懂,要知道,性教育不分年齡,甚至從孩子具備認知能力后,就可以開始了。
第二,在家里要學會避諱
所謂「男大避母、女大避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很多家長都把這句話當成一句空話,并沒有這麼做。
事實上,在家里一定要做好這些避諱,比如說換衣服要關門,上衛生間要上鎖等等,最大程度上,避免孩子和父母之間出現一些尷尬,也盡可能從小讓孩子知道男性有別的道理。
第三,盡量避免去異性場所
作為孩子來說,我們可能認為他們不懂,但實際上孩子的每一分鐘,都在成長,所以從這一點來說,還是要盡量避免一些事情的出現和發生。
所以,像是一些異性場所,比如說衛生間、澡堂、更衣室等等,都要最大程度上避免異性孩子的進入,當然有時候別無他法,也要注意做好規避。